第33章 风雨满城

/>   “此番贵妃回朝,两位爱卿作何看?”宋临放下茶杯,开口便是此句。

  两位老臣皆是心惊。

  贵妃还朝打得是苦尽甘来,修得百年好的旗号,虽说人人都知。

  但皇上初登位前,贵妃只是个侍婢。

  后在皇位争夺中,助宋临脱险,却怀了皇室血脉。

  恰逢苗疆虎视眈眈,苗疆王入朝。不知怎的,竟又被苗疆王掳去,最后还落了个苗疆奸细的名声销声匿迹多年,只留下个碧池公主。

  皇室秘辛,就算好奇,谁敢揣测。

  今日京城闷热,皇宫内也不舒服,知了声声乱,水汽蒸的宫外的石狮子也垂了汗。

  云虽厚却挡不住日光,殿内却是异常的凉爽,此时的闷热湿气和刺眼日光竟被全然隔在了外面。

  尽管这样,大殿内也放着冰鉴,内里镇着鲜蔬瓜果,室内鲜果之香,倒是清新。

  往日此时,宫内会开始准备着皇上到别院避暑,但今时不同往日。

  宋临正端坐着,看两位忠心的老臣流汗。

  本朝换位时,皇子本就不多,还各个明争暗斗,幸存者仅有宋临一人,并无兄弟可议事。

  苏国璧与唐国忠到底是两朝老臣,又曾极力扶宋临上位,深得其品性,知其心思虽深,却不暴虐,倘若问出此言,必是为议事,心中虽有底,但无人口先开。

  “臣以为,皇上在担心贵妃仍与苗疆有联系。”苏国璧先开口。

  唐国忠看了他一眼,心中暗道:这老东西,抓尖儿不说,出言还忒不讲究,也算开了个头,不如就如此说下去。

  “臣听闻今年万国集会将要在原敦煌,今沙洲。这是各国贸易的盛事,必得参与,扬国威。但今年西夏蠢蠢欲动,不断骚扰我边境及兰州,沙洲位置在西夏腹地,难行不说,且险要。虽回鹘以向我大梁臣服,可助一臂之力。但若是西夏与苗疆勾结,截我使团,以挫我国威,恐怕我们更加难以控制这边境的局面。”

  “回纥虽是小国总该有个态度吧?”宋临扶额。

  “臣前两日派使臣去了回纥,那回纥王哈迪尔。一直在招待着我们的使者,却不表态,想是不愿向苏里唐低头,归顺苗疆。但心中忌惮,只差推一把。”

  “看来这一趟是势在必行了。”

  “臣听闻通天教在苗疆也有些势力,但如今朝廷公然与其为敌,想必难以拉拢。”苏国璧道。

  “若是可以拉拢呢?”宋临抬眼。

  “那么它地处苗疆在我大梁、回纥与西夏三国边界位置的交点,便是个有利的牵制。”苏国璧从袖中拿出一卷地图,放到殿中。

  两个小太监搬来一个架子,将图挂于其上,宋临从龙椅上下来,三人细观研究。

  郑天青自被父亲禁止与苏澈往来,便日日在流光溢彩阁研究。

  前几日惯常到徐遇仙府上学艺,他告诉她四年一次的万国集会要来了,她这一听,兴奋的连伤春悲秋都忘了,一心扑在上面。

  徐遇仙告诉她,这次的万国集会将在敦煌,若是想参与并非难事。

  朝廷每年万国集会前,吏部会先在京城举行个斗宝大会。

  虽说有三百六十行,但是能够贸易的行当并没有这么多,能参选的更是凤毛麟角。一旦选中夺得行当里的魁首,便可入朝廷的斗宝朝会,去敦煌的费用可由朝廷报销。

  郑天青自从得知此事,便整日欢喜。

  她自小就喜爱万国集会,虽然只参加过一次,就是四年前在京城。

  但那半个月可是她最快乐幸福的半个月,也是在那时,她萌生了开一间首饰铺的想法,想不到有一天,她也能有机会带着流光溢彩阁的牌子亲自参加万国集会,成为真正的匠人。

  天气闷热,郑天青在书房里托着腮沉思,冥思苦想了数日,一点参赛作品的头绪都没有。

  书桌上摆满了书,山海经,唐诗集,宋词选,苏澈诗集,她所有画过的图样,没一处空地。

  暑气逼人,窗户挡不住湿热的空气,混着潮气冲进屋来,郑天青被这热气撞出一脑门子的汗。

  头发被汗浸湿了贴在额头上,捂得难受。她无心摇团扇,免得再激出一身汗,垂着眸子,心浮气躁。

  歪头看外头的日光,刺的眼花,更觉得热。

  索性起身将帘子遮上,挡了日光,屋子里立刻陷入黑暗,生出几分幽凉。

  手里全是汗,她拿手绢抹了抹手搭在一边,将书推开,将就着挤出一小块空地,扭着身子伏在书案上。

  手指轻敲着微凉的桌面,脑子里却一片空白。

  不一会儿,桌面也温热了。

  这样的天气,她真想泡在水里,躲着日头,随便浮到哪里去。

  眼睛微眯,不再动弹。

  在这样潮湿的空气里,眼前氤氤氲氲的散着水气,突然有什么又苏醒了,挣脱了心底的层层封锁,占据了她的思绪。<

上一页目录+书签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