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一六节 宗师悟道

稳,两条快船先一步进临安,一个早上、一个下午。

  早上进临安的是执行韩绛的秘密命令。

  下午进临安的则是正式向朝廷递上相应的公文。

  大宋朝廷对宛城的讨伐已经出兵,建康军一万精锐、一万辅兵已经西进。杨次山现在升的很快,正如李喜儿那样,作为宠妃的兄长,自然是有官升的。

  作为昭庆军的武官,昭庆军半数兵马被他带走。

  襄阳军是边防重镇,杨次山动不了,也调不动。同样,韩侂胄也不允许他动襄阳军,不过枣阳军让他调了五千精锐,两万民夫。

  朝廷讨伐宛城,这事很热闹,街头巷尾、酒馆茶楼内都是讨论这事的。

  就在这是,一张张告示悄然帖满了临安的大街小巷。

  足足一千张。

  招贤令!

  文是韩渊写的,水平自然是比不上韩绛这里五大名笔。

  陆游、辛弃疾、钱皓桁、刘过、刘仙伦。

  但,足够了。

  先三百字,历数宛城自立的无奈,无数人渴望活下去的期望,而后是历数宛城军的战绩。

  而后招贤。

  招农师,立农为部,就是把农业人才单独立一个官衙,其级别等同于大宋的三省六部。

  优秀的农师,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。

  再下来是河务、工匠等。

  不同于大宋原有的三省六部中的工部,这里的河务与道路、桥梁单独立部。等同于三省六部的级别。

  而后是教师。

  教育立部,不再是礼部下属,等同于三省六部的级别。

  宛城,全面招贤。

  只要愿意来宛城的,不是为了作官贪财的,这里会富足,却不是富贵。

  许多小人物偷偷的收起了这招贤令。

  许多大人物对这招贤令抱以冷笑。

  宛城,很快就会被扫平,你们招什么贤。

上一页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