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一七节 朱扒灰金国献策

年两年之内都调不出人手、粮草。

  这一计妙。

  金国皇帝眯起眼睛就是不想让朱熹看到。

  而第三策,朱熹有些糊涂,因为他也不明白这一策的意义。

  但李喜儿警告过他,所以他必须讲。

  “第三策,海禁。”

  “海禁?”金国皇帝完全不明白,海禁与这次大水灾有什么联系。

  朱熹直起了身体:“我大金的力量在马,不在船。片板不得下海,宋船也不得前来我大金各港口,宋金所有的交易必须在陆上我们大金指定的榷场进行,而且金商买宋商的货物,以物易物,宋商买咱们大金的,只能用钱币。”

  “此计,短时间内可以让两淮灾区得到大量的财富,以保证民生不乱。臣献图。”

  一副早就制作好,却没有机会拿出来的图送到了金国皇帝手边。

  朱熹说道:“此为京杭大运河,宋只是我大金臣属之国,为保证我大金统治与宋国的友好交流,宋王应该为此运河出一半的钱。”

  一条运河。

  从金中都一直修到了临安府。

  其中淮河以北约有三百八十里需要挖掘,淮南以南需要一百二十里。

  有这条河,金国可以直通临安。

  从这份图上看,金国皇帝相信朱熹是真心投靠了。

  金国皇帝收起了图:“容朕想想,退了吧。”

  朱熹赶紧施大礼退离。

  朱熹离开之后金国皇帝问李喜儿:“你怎么看?”

  李喜儿回答:“臣这点水平只能为陛下办些小事,这样的大事不如请相国权衡。”

  “恩。”金国皇帝点了点头,李喜儿赶紧去叫人。

  很快,人到了。

上一页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