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七七节 卧槽,竟然有丹圣

  ( 天才一秒记住 造化图小说网 (zaohuatu.com) )

  无论韩绛怎么看丹圣这个称呼。

  其他人却是很在意的。

  辛弃疾却是一脸的严肃:“石炭炼铁便是道门的功劳,丹圣进一步改进了石炭炼铁的技术,我大宋每年产铁四万万斤,施道长便是以丹成圣之人。”

  韩绛脸上的笑容凝固了。

  刚开始听到,还以为是玄幻小说,还丹圣呢。

  可听辛弃疾一解释,这意义便不同了。

  改进冶金技术,这确实是位了不起的人物。

  辛弃疾又说道:“施道长没有道号,他说终南已失,自己无观可归,也没地方祭先师,所以不取道号。施道长一脉,英杰倍出。他有一名弟子,将风磨的效率提高了三倍。还有一名弟子研究了九羽扇,不用人力就可令夏日凉爽。”

  牛人。

  韩绛听出来了,这位真的有资格活着的时候就称圣。

  是一位集冶金、工程学为一体的大能。

  韩绛开始有些犹豫,请这位大能过来帮自己一点点小忙,是不是大材小用了。

  不!

  猛虎搏兔。

  这次失误不得,韩绛要制作的东西若这位大能出手,肯定能达到极致。

  那么,一定要请。

  回到驿馆,韩绛下马车的瞬间,差点以为见到鬼了。

  王希吕。

  这位老先生竟然站在驿馆门口,可看到韩绛却没有迎上来,只是双手自然下垂交叉站在那里,似乎在欣赏驿馆外的梅树。

  韩绛内心是笑了,这老头死要面子,都追过来的却还不放下架子。

  罢了,给这糟老头子一个台阶吧。

  韩绛上前:“仲行公,这么巧。”

  王希吕依然是仰头四十五度向天,淡淡的回了一句:“老夫骑驴走的小道。”

  韩绛回应:“阳关道有阳关道的道,羊肠小道亦然。仲行公入临安时,家父必出城十里相迎。”

  “要二十里。”

  “好,就二十里。”韩绛陪着笑容一抬手:“仲行公请。”

  “恩。”王希吕这才点点头,一脸满意的进了驿馆。

  进了驿馆王希吕倒没有再矫情,开口说道:“卷宗拿给老夫看,老夫代你写公文。”

  “是。晚辈这就去取。”

  论当官,王希吕虽然败在韩侂胄之手,但这属于战略性失败,战术上这位能把张说这位外戚三次弹劾三次贬官,能把反击的张家,还有帮手的吴家打的灰头土脸,那手段也是扛硬的。

  无奈,韩侂胄出手太邪、太狠。

  一招失误,王希吕这位作到兵部尚书之职的人落得一个罢官回家的结局。

  在家闲了十年,王希吕读了不少书,也反思了多年。

  依然还是一只千年的狐狸。

  查阅了所有的卷宗之后,一份正式的公文,三封私信已经在王希吕手中成型。

  王希吕的三封私信没有封口,还是当着韩绛的面写的。

  一封给他的同宗弟弟王蔺,两人的关系刚刚到五福,下一代就不是同宗,是同族了。

  一封给王希吕的好友周必大。

  曾经周必大还特意写过几首词,就是为王希吕写的,当年的周必大还不是左相。

  最后一封信写了吏部右侍郎叶适,也就是陈亮那位好友。

  陈亮创立永康学派,这位创立了永嘉学派,都属于浙东学派,被朱熹定义为只重功利的伪学。

  叶适在朝堂上很特别。

  正确的说法是,他与韩侂胄是坚定的敌人,因为他讨厌韩侂胄的狂妄、自大、弄权。但又是韩侂胄的战友,因为韩侂胄的许多作法与他不谋而合。

  王希吕写信给叶适除了公务之外,就是让叶适带一句话给韩侂胄。

  韩侂胄欠他王希吕一个道歉。

  还有,他身为兵部尚书十二年的俸禄。

  当晚,头一批重犯上船,其中就包括戴着重枷的陈自强。

  史达祖亲自到了码头。

  从秀州回临安有三条路,一条是水道,去临安是逆水。一条是官道,陆路。最后一条就是从海盐县上船,走海路回临安,这段先走海路比走水道逆水要快。

  带桨轮的船,一个晚上风向差不多,跑二百里问题不大。

  史达祖到了码头上,六十岁的陈自强已经没有官服穿了,头发胡子乱七八糟的,只有一套麻布衣套在身上,这会冷的瑟瑟发抖。

  史达祖将一件羊皮袄披在他身上。

 &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