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节 归正人

礼史达祖也提前作好了准备。

  不过,将这些搬到船上却是需要一点时间的。

  话说钱家梅坞书院。

  这里不是后世的梅坞镇,这是西湖东北角一庄依山而建的书院,从临安府北城出钱塘门,也就是历史上有风波亭的那个城门,出门往西沿湖不足一里多过了小桥就到了。

  因为梅林之中有一个小码头,这个码头是一个连接西湖到京杭大运河的水道上小码头,所以被称为梅坞,钱家在这里建的书院原本没有名,时间久了被临安府的人以地名称为梅坞书院。

  历代学子不断的种植修剪梅树,让书院中的梅花成为独特的一景。

  今日,天气一改连续多日的阴霾,天空放睛,碧蓝的天空点缀着几朵云彩,正是赏梅观湖的好日子。

  书院内。

  钱荨逸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很随意的画了一笔,而后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梅枝,停笔。

  一位看起来比钱荨逸还老的老先生接过笔,在一角处画出山水之景。

  又一位上前。

  最后,当朝左相周必大上前提词。

  今冬的赏梅会这才便正式开始。

  这作画的四人,韩绛可能一个都不认识,但放在八百年后,这四人有三人,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,与钱家的义庄、书院都有渊源。成名后,也在钱家的书院、画院当过讲师。

  他们分别是,刘松年、马远、夏圭。

上一页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