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诘问

  赵官家的暴怒瞒不住人,尤其是他似乎也并不想瞒住谁。

  当然了,大家好像也都能理解这种愤怒——好不容易在西北弄出那般局面,又是灭了百年宿敌,又是建立了抗金统一战线,又是扩大了国家战略优势,甚至远征回来还多了两儿子,本该是吃着糖醋鱼烤着地龙过这个冬天的,说不定还有闲暇把《西游降魔杂记》给多捯饬几篇来,却忽然冒出什么三大案出来,该谁谁也发脾气了。

  但发怒归发怒,事情是躲不过去的。

  且说,初雪之后,天气愈发寒冷,而待到十一月初一这天,文德殿内朝臣大规模陛见,赵官家却是懒得遮掩,直接当堂提及了此事:

  “大理寺!”

  大理寺卿卢益闻言即刻出列,然后举木笏板低头:“臣在。”

  “最近京中议论纷纷,说什么冬日三大案,这三案应该都在大理寺主审,你是大理寺本官,事到如今,可有说法?”赵玖端坐在上,严肃以对。

  “回禀官家。”卢益小心相对。“三案首尾俱已妥当,杨政杀妾剥皮,依律当斩;王博(潘贵妃表弟)欺上瞒下,骗取钱财,依律当流,且归还诈骗财货,并处罚金;唯独张宗颜一案,并非诉讼,而是牵扯军事,大理寺已经移文枢密院、御营总监,请西府与御营明告擅自出兵,到底有无上司准许、授权,方能寻律条论罪……”

  这个答案,其实算是妥帖,但出乎意料,面对着这个明显能交待出去的结果,高高在上的赵官家只是微微蹙眉,却没有应声。

  而就在这个空档中,刚刚从南方过来? 才上任十天的刑部尚书马伸忽然出列,举木笏板正色以对:

  “陛下,臣为刑部? 于此三案? 也有言语陈上!”

  且说? 随着马伸出列,上下齐齐咯噔了一下,从赵鼎张浚以下? 包括新上任的两位直舍人? 凡是殿中文武,几乎人人本能去看,便是赵玖也显得严肃起来……无他? 马伸早在靖康中便是老资格御史? 素来以骨气闻名?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? 在吕好问带领着很多人转向原学的那个节骨眼上? 作为道学名家的此人其实一直在荆襄? 而且坚持了道学立场,算是眼下朝中少有道学出身的的有些道理,诸多重臣居然也都放任一名外戚在此叫嚣。“此等视他人如草芥之辈,如何能做刑部重任?!况且刑部若对大理寺审理结果有所疑虑,自当移文大理寺质问,如何便要在文德殿上点污他人?!”

  马伸终于冷笑:“怕只怕有些人连结成网,沆瀣一气,使官家不能闻正论……老夫何尝不知道接手刑部十日,太过急促,可若是过了此番文德殿大朝,说不得这三案便要稀里糊涂过去了,到时候才是有负重托!”

  殿中气氛愈发怪异起来,少数几名原本蠢蠢欲动的御史此时也都愤然回列,至于潘永思,想了一想,也只是一笑,继而拂袖肃立,好像是怂下来的样子。

  “官家。”马伸见状不以为意,只是继续拱手以对。“臣还有两个案子的要害要说给官家听……”

  “说来。”赵玖不喜不怒。

  “回禀官家。”马伸深呼吸了一口气,重打精神。“另外两案要害……如杨政案中,也有一处律法上的嫌疑,乃是说关西文武上下,对他杀妾剥皮之举知之者甚多,尤其是御营后军内中,早有流传,却多有知情不报之事!”

  赵玖面色不变,微微颔首:“还有呢?”

  “还有张宗颜案……”马伸愈发严肃。“诚如大理寺所言,此事牵扯军中,寻常刑律难做凭据,得先让御营右军处给个交代,可恕臣冒昧请问官家,一师之发,真能瞒过一军都统?若御营右军都统张俊回文说不知,算不算张俊无能?若张俊回文说误许张宗颜临机决断之权,此番无辜死在商河的千把将士、民夫,是不是就算是白死了?”

  赵玖沉默以对。

  “官家。”马伸拱手而言。“臣知道今日让官家为难了,但臣也非是潘永思口中妄言之人,否则真要是以台谏之风论事,今日韩世忠、张俊、吴玠早被臣一一弹劾了……臣既为刑部尚书,今日便只以刑部之身,请官家在一些律法论断上给个确切答复!毕竟,天子口出成宪,有些事情,陛下不给个清楚条文,天下人始终混沌。”

  “什么言语?”

  “御营功高,人尽皆知,如帅臣之辈,皆自诩有中兴辅弼之功,平乱安邦之举,以至于屡屡有跃然于律法之上、制度之上的举止……”马伸昂然俱笏板以对。“敢问官家,要不要给他们这个权限,是不是刑不上统制,责不举于帅臣?”

  赵玖依然沉默,也不知道在想什么,而马伸却只是拱手俯身,静待回复。非只如此,殿中其他宰执重臣,居然也无一个说话的。

  场面居然一时僵硬了下来。

  这幅场景,对于初次立足与殿上的一些人而言,未免可怕,譬如自诩是个有能之人的新任直学士梅栎,此时早已经脑子如浆糊一般混乱,什么聪明、条理,都没了用处,只是发愣而已。

  当然了,大家虽然都不言语,却不是人人都如梅舍人这般糊涂的,如几位宰执,又如就在马伸旁边站着的户部尚书林景默,却是对局面了如指掌。

  小林学士一开始就醒悟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,所以这一次他没有做出反应,不是因为想的太慢来不及动弹,而是和其他重臣一样,陷入到了立场困境之中。

  之前就说了,三大案本质一体,且指向了官家与御营。

&em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