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自扰(续)

顾东京方向的屡屡催促……据说,彼处有高丽使节重回,又有粘罕古怪南下大名府,还有南下平叛事宜安排,太后与诸扬州显贵要求正式折返东京,以及潘贵妃‘显怀愈甚’之余‘思念愈甚’等等等等各番事宜……根本就是强行等在长安这里,等到授田完全在形式上结束,方才率大军东归。

  不过,临行前,关于关西的最终安排也终于做了出来,却是让宇文虚中继续坐镇长安,胡寅为关西五路转运使,韩世忠御营左军移屯长安,总揽关西军事,吴玠屯坊州,应陕北,对延安府的完颜活女……

  同时,赵玖正式罢免了张浚的巴蜀五路转运使的身份,转为翰林学士,但却以小林学士出成都府路经略使,刘子羽为利州路经略使。

  不过必须要提的是,一个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人,却意外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力提拔,昔日张浚的财政心腹赵开,因为表现出众,此番权责干脆从巴蜀五路,直接扩展到了整个关西——这位理财能手眼下的差遣乃是关陕巴蜀九路转运判官、兼都大提举九路茶盐公事、兼提举沿边买马监牧公事。

  同时,被额外赐下紫袍,许用军马传递密札,直呈御前……此人在潼关以西,俨然只受宇文虚中一人调遣。

  对此,有人说,这是张浚推荐所致,也有人说,这是官家在为整个国家的财政改革做试点,赵开做的好了,未必不能直入御前,飞黄腾达,成为户部尚书,总揽全国财政,甚至可能有机会成为都省相公。

  但不管如何了,九月秋高气爽,韩世忠往淮西搬家、曲端留在关西等着买马不提,赵官家率御营中军与无数其他随员,浩浩荡荡,正式东归首都,除中途在废都遗址上祭祀了汪相公外,并无多余停留。

  九月中旬,官家行至郑州境内,前一日,邸报头版头条,还在写‘战事激烈,东京无一日对官家有所动摇’、‘官家将至其都’这些废话,下一日却忽然发了一期简短至极的增刊。

  增刊只有五条简短讯息:

  其一,之前一直在河南地处置军屯转私田事宜的许相公其实早已病痛难耐,官家一折返便在郑州无奈请辞,而官家当面慰留不成,已经同意许相公荣归了。

  且官家已经明发旨意,让翰林学士们议论许相公的封赏与荣休的王爵待遇了,同时议论的还有恢复李纲李伯纪的待遇事宜。

  其二,依旧以太后、宗室守扬州不变。

  其三,翰林学士张浚以关西军功进位枢密使,正式成为西府相公。

  其四,御营前军都统制岳飞,早在御营中军抵达河南之前,便已经提前率部南下,往平钟相之乱去了。

  其五,依东南使相吕颐浩所奏,罢免东南、荆襄二使相全权之责。

  其中,东南使相吕颐浩转两浙路经略使,荆襄使相刘汲待岳飞部兵马抵达,即刻入京为都省副相。

  再召淮南两路转运使赵鼎入京,拜为都省宰相,一并辅佐公相吕好问统揽朝政。

  果然是赵鼎!官家终究是任贤之心压过了任亲之意!

  将入东京,殿中侍御史万俟卨弹纸而叹,竟不觉得有半分意外,因为他早想到,无论如何,朝中都须有做事之人。

  ps:感谢宁静之歌同学、灵狐太中同学(无力吐槽)、没落侠客同学的打赏上萌,已经一百零八好汉了。

  还是多解释一句,今天真的身体不舒服……胃难受的利害,坐着坐着就泛酸到难受。

上一页目录+书签下一章